app嘛,Startup嘛,你知道的...
這個blog好久沒文章,想說整理一下,講一下工作跟app的近況...
(謎之聲:你寫的app怎麼都沒更新,有一個還下架了?)
嗯...正確來說我本來兩個都想下架的(爆)
要一直持續手動更新資料其實比大家想像中的還煩人很多,
就算可以自動爬資料的樂透程式,也要有時間去寫自動更新吧...
其實內心有個聲音是很想把程式UI大幅更新的,
至少改成Holo theme、側滑選單、ActionBar吧!
這年頭誰還在用主選單跟Menu鍵啊!
(好吧,其實接案的時候案主還是可能會要求用主選單喔啾咪^_<)
但是我還是沒動工,
=========
總之,簡潔扼要來說,這幾個月我到了一家Startup(新創公司),
其實這裡一開始看起來一切都很好,但是最近搞到差點想要走人了。
(有沒有接下來會變成婊人大會的感覺...)
讓我先來數數看,一個好的Startup的Founder有幾個必備條件:
- 具有豐富業界相關經驗
- 對於產品有自己的想法與堅持,並且能說服他人
- 能跟眾人討論出最適合前進的方向、並且堅持下去
- 溝通能力良好,能作為團隊溝通的橋樑
- 管理能力良好,能讓團隊每個人的能力都好好發揮
- 他跟我是差不多Level的菜鳥,工作經驗沒差多少XD
- 他永遠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超堅持,但是常常說不出能說服人的理由(因為都靠直覺啊)
- 他常常想做不一樣的東西,在外面談業務發現有人對某功能有興趣,就會開始想做。
- 他老是講話不經大腦得罪人,常常讓人覺得被當白痴 XD
- 他什麼事都想攬在自己身上做,沒自己做的也會跑過來給很多意見
通常遇到這種情形,正常人會被嚇跑或者被氣走,就跟我兩個前同事一樣,
但是我現在還在這裡,有幾個原因:
- 這間公司在Founder之上還有個很好的老闆,基本上上面說的好領導者的要件我們老闆都有,只是老闆年紀比較大,比較不熟悉我們年輕人玩的"app",但是他也很努力在了解。
- 我們家的Founder雖然有很多缺點(誰沒有缺點),但是絕對不是壞人,你看我要打這篇文章還有先通知他喔XD。這篇文章會不會讓他很難做人?其實我也很擔心XD,但是人都是有優缺點的,他的優點就是敢衝敢試敢到處拿著自己的東西推銷,這個我就完全不行,所以希望各位大德遇到他出門談生意的時候請對他好一點。
- 來到這裡,權限也不算小,沒真的做出什麼東西就走人真的很空虛。
- 這間公司的前景其實還是很好,Founder跟強者Co-Founder一起弄的技術有很多可能的應用可以玩。 (多到會讓你很難Focus一個產品XD)
- 其實我也不知道走了能去哪裡(爆)
好吧,講到這裡,我真正要說的其實是這間公司正在徵人,
會講那麼多,也是希望到時候有人來應徵可以少講一些,
然後進來的人有個心理準備,比較不會被嚇跑XD
我們是默科資訊(Mercue Inc.),看網站可能會完全搞不懂這邊在幹嘛,
沒關係,我們上過數位時代的創業之星還有月初的NTU Startup Day也弄了個很陽春的demo影片...
看完了嗎?我知道大家還是搞不懂我們要幹嘛...
當然的啊,我們有個很難理解的技術,但是我們自己都還沒確定要拿來幹嘛
不過其實大致上有一些方向,所以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要拿這個技術做什麼產品
最主要要徵的人有幾種人,但是其實總Head Count有幾個我也不知道(爆):
- Server-side developer:徵才內容寫了那麼多,但是其實我也不知道要用哪種技術比較好,我是很想試試看RoR,因為我不會。總之會架站的就來吧,但是要做得出能給app用的API喔。
- iOS developer:這個比較單純啦,會寫iOS app的都可以喔,因為我也不會。
- 通訊技術工程師:這個就麻煩啦,因為你要跟我們Founder溝通,所以你進來的話必須先取得他的信任,而且還要會訊號與系統、數位訊號處理、通訊原理這些我在
誤入歧途念電機系的時候被當了一門還退選兩門的課。基本上我們不太期望有人能精通這部份,但是我們非常需要有人幫忙......
然後不管是寫什麼程式的,我們希望進來的人熟悉git怎麼用,不是因為我們都用git做版本控制,而是因為我們都還不太熟git但是想用。
(謎之聲:那你到底會什麼?) 你沒看到Blog標題嗎?Android啊、Java啊!XD
我知道大家都想跟隨強者的腳步,但是我們這裡沒有強者,只有我這個小咖,所以歡迎大家進來陪我一起討論怎麼變成強者。拜託你們快來,沒人來的話我就要走了,就跟玩線上遊戲組隊一樣你知道的,沒人加入隊伍當然只能下線睡覺。
我相信全台灣沒有公司徵才那麼老實的,反正如果我不老實,人進來了也會轉頭就走,如果看到這邊還沒被嚇跑,那請您寄信到:contact@mercue.biz 或者 jacob@mercue.biz直接找我也可以,再要不然可以加我Google+或者Facebook慢慢聊,謝謝大家。
中午12:11
創業
,
閒聊
,
entrepreneurship
appWorks第三屆發表會感想
1. CoolPics http://www.coolpics.com.tw/
產品很實用,但是這東西應該沒辦法申請專利吧?
這樣是不是只要手上有相同資訊的人都能畫出一樣的圖? 是不是就可能被山寨?
目前看起來似乎打算用白金會員制作為獲利方式,但是跟其他入口網站的合作可能會更有用一些(已經有在做了),散戶相對來說會比較習慣。
如果希望從一般User收費的話,做行動app是一個好方法。
2. iHealth http://www.ihealth.com.tw/
是很偉大的服務,也只有藥師自己能出來解決這問題,因為這方面法規限制多。
但是服務不易推廣到台灣以外,拓展市場會受限。網路很明顯還太陽春......
整體來說應該不好賺大錢,不過這服務的社會價值大於實質價值XD
慢性病患多半都是老人家,可能都不太會用電腦,如果想要好好利用網路優勢,
可以用"幫你的父母解決拿藥的麻煩"去行銷,讓兒女來代訂,
不然就是弄個超簡單的iPad版教老人家用XD
3. Webagame http://webagame.com/
網站也還很陽春,首頁這樣設計很奇怪,沒有分類讓人不知道從何點起,
而且底下留了很多看起來像連結卻還不能點的字。
能達到類似功能的網站應該很多,GameApe那樣的可能還比較吸引人...如果說目標是為了開發者全球化的話, 直接做跨語言的Game Review應該是最快的。
要強調一起玩遊戲的話,一定要有良好的社群功能,
像kongregate的遊戲旁邊都會有Chatroom那樣。
4. CSC Studio http://www.csc-games.com/
啊,又有人跟我撞名了XD 不過我比較常用的是cosecant...
目前只有一個類似網頁遊戲的iOS game,這樣的遊戲形式很適合手機沒錯,
但是競爭對手很多,所以一定一定要做出特色,但是看起來似乎還好XD。
賣點應該在特殊的遊戲架構跟快速開發的能力,但是這樣相對也難做出憤怒鳥那樣的大作。
另外粉絲團最好能把工作室跟單一遊戲的分開......下個作品出來的時候應該就會改了吧?
5. Pixiin http://www.piixin.com/
概念很不錯,不過一定要做得非常方便(我沒有iPhone能試用,沒辦法評論XD),
不然很難取代Facebook的類似功能(例如大家寧可開個活動自己貼連結)。
所以跟Facebook的整合是關鍵。
類似服務另一個問題就是不好賺錢,而且很難延伸到別的方向做永續經營。
另外網站還沒放上app簡介......
6. pkin http://pkin.cc/
類似的網站以前就有過了吧XD,我知道的就至少兩個以上......
其實概念還不錯,只是要建立第一群貢獻資料的客群(會寫Review的人)會很難。
之前的網站起不來就是因為"根本沒人開始用"..........
或許可以朝自動在網路甚至B BS上爬data的方向邁進,直接抓資料下來比對PK...XD
7. innTAIWAN http://www.inntaiwan.com/
這個我喜歡XD,因為個人也被找民宿+訂位的麻煩困擾過。
跟EZTable同類型,簽約對象可能跨不出台灣,但是很有機會獲利...
業務團隊要很強大,只要收集到夠多民宿,服務就會做起來了,
主要差異性是把評論、社群功能好好整合進來就好,不要像現有的旅行社網頁那麼複雜。
當然資料正確性跟訂位方便都要好好注意,只要做到跟EZTable一樣好用就好了,
趕快把那些難用的民宿訂位系統取代掉吧~~~~~
8. Patisco http://www.patisco.com/pages_zh-TW/home.html
應該是這屆裡面最強的,網站也做得最好,Red Herring全球百強最有機會的應該也是他們。
只是看網站介紹概念滿模糊的,感覺有點類似SalesForce+阿里巴巴的感覺,
實際試用才知道大致上如何,不過我不是公司業務負責人XD
B2B服務的市場很大,做起來的話前途不可限量。
9. inTaiwan.ru http://www.intaiwan.ru/
十分特殊的網站...俄文我看不懂XD
以這種服務來說,感覺網站只是輔助,重要的還是人脈跟業務。
是說應該不只要有一個俄文版網站作為俄國到台灣的入口,也
10. YouMeb http://www.youmeb.com/
技術力很強,不過商業模式單純了一點,感覺跟舊的網站接案差不多...
容易獲利,但是不太可能爆紅XD
11. Kergini http://www.kergini.com/
類似的介紹網站超多的 Orz,賣點應該是有代購,但是代購人人都能做,所以沒什麼優勢XD
感覺還不如像Buyble那樣直接強調代購。
想紅起來的話,多多去M01 po開箱文吧XDDD,小心不要踩到商業廣告地雷被砍文就好...
12. 7onn http://7onn.com/
感覺可以跟GoodLife合併XD,這個方向在台灣會很有流量。
但是一樣沒有什麼優勢,使用者要買東西很有可能會老是忘記這個網站,
直接去購物網站搜尋就好了......
13. 行動得來速 http://www.jashami.com/
很不錯的服務,不過可能會很難找合作對象,
這是關鍵,因為很多連鎖店可能希望自己弄一個app也不要給 你做。
就算有了合作對象,資訊的即時更新也很重要,要讓店家能快速更新菜單等等即時資訊。
做得好的話獲利能力也會不錯。
14. 比樂生活 http://belovedschool.com/
感覺可以直接讓愛情公寓整隊帶走XD,算是補足了愛情公寓不足的部份吧。
(結果反而愛情公寓的獎反而沒有頒給他們XD)
算是Online to Offline,一樣是以網路外的行為為重點的網站。
不過類似的網站最後好像很容易變成約砲用(汗)。
15. findangels http://findangels.co/
最後應該還是靠人脈來經營,而且反而很難獲利,
VC那邊不太會想付錢看有什麼新創公司能讓他們再付更多錢,
新創公司這邊又沒什麼錢可以拿出來打廣告XD。
而且資訊的公開化很重要,所以相同效果來說,
TechCrunch形式的網站反而比較有效,(所以已經有TechOrange跟Inside了? XD)
說真的比較想看到 類似KickStarter的網站。
產品很實用,但是這東西應該沒辦法申請專利吧?
這樣是不是只要手上有相同資訊的人都能畫出一樣的圖? 是不是就可能被山寨?
目前看起來似乎打算用白金會員制作為獲利方式,但是跟其他入口網站的合作可能會更有用一些(已經有在做了),散戶相對來說會比較習慣。
如果希望從一般User收費的話,做行動app是一個好方法。
2. iHealth http://www.ihealth.com.tw/
是很偉大的服務,也只有藥師自己能出來解決這問題,因為這方面法規限制多。
但是服務不易推廣到台灣以外,拓展市場會受限。網路很明顯還太陽春......
整體來說應該不好賺大錢,不過這服務的社會價值大於實質價值XD
慢性病患多半都是老人家,可能都不太會用電腦,如果想要好好利用網路優勢,
可以用"幫你的父母解決拿藥的麻煩"去行銷,讓兒女來代訂,
不然就是弄個超簡單的iPad版教老人家用XD
3. Webagame http://webagame.com/
網站也還很陽春,首頁這樣設計很奇怪,沒有分類讓人不知道從何點起,
而且底下留了很多看起來像連結卻還不能點的字。
能達到類似功能的網站應該很多,GameApe那樣的可能還比較吸引人...如果說目標是為了開發者全球化的話,
要強調一起玩遊戲的話,一定要有良好的社群功能,
像kongregate的遊戲旁邊都會有Chatroom那樣。
4. CSC Studio http://www.csc-games.com/
啊,又有人跟我撞名了XD 不過我比較常用的是cosecant...
目前只有一個類似網頁遊戲的iOS game,這樣的遊戲形式很適合手機沒錯,
但是競爭對手很多,所以一定一定要做出特色,但是看起來似乎還好XD。
賣點應該在特殊的遊戲架構跟快速開發的能力,但是這樣相對也難做出憤怒鳥那樣的大作。
另外粉絲團最好能把工作室跟單一遊戲的分開......下個作品出來的時候應該就會改了吧?
5. Pixiin http://www.piixin.com/
概念很不錯,不過一定要做得非常方便(我沒有iPhone能試用,沒辦法評論XD),
不然很難取代Facebook的類似功能(例如大家寧可開個活動自己貼連結)。
所以跟Facebook的整合是關鍵。
類似服務另一個問題就是不好賺錢,而且很難延伸到別的方向做永續經營。
另外網站還沒放上app簡介......
6. pkin http://pkin.cc/
類似的網站以前就有過了吧XD,我知道的就至少兩個以上......
其實概念還不錯,只是要建立第一群貢獻資料的客群(會寫Review的人)會很難。
之前的網站起不來就是因為"根本沒人開始用"..........
或許可以朝自動在網路甚至B
7. innTAIWAN http://www.inntaiwan.com/
這個我喜歡XD,因為個人也被找民宿+訂位的麻煩困擾過。
跟EZTable同類型,簽約對象可能跨不出台灣,但是很有機會獲利...
業務團隊要很強大,只要收集到夠多民宿,服務就會做起來了,
主要差異性是把評論、社群功能好好整合進來就好,不要像現有的旅行社網頁那麼複雜。
當然資料正確性跟訂位方便都要好好注意,只要做到跟EZTable一樣好用就好了,
趕快把那些難用的民宿訂位系統取代掉吧~~~~~
8. Patisco http://www.patisco.com/pages_zh-TW/home.html
應該是這屆裡面最強的,網站也做得最好,Red Herring全球百強最有機會的應該也是他們。
只是看網站介紹概念滿模糊的,感覺有點類似SalesForce+阿里巴巴的感覺,
實際試用才知道大致上如何,不過我不是公司業務負責人XD
B2B服務的市場很大,做起來的話前途不可限量。
9. inTaiwan.ru http://www.intaiwan.ru/
十分特殊的網站...俄文我看不懂XD
以這種服務來說,感覺網站只是輔助,重要的還是人脈跟業務。
是說應該不只要有一個俄文版網站作為俄國到台灣的入口,也
10. YouMeb http://www.youmeb.com/
技術力很強,不過商業模式單純了一點,感覺跟舊的網站接案差不多...
容易獲利,但是不太可能爆紅XD
11. Kergini http://www.kergini.com/
類似的介紹網站超多的 Orz,賣點應該是有代購,但是代購人人都能做,所以沒什麼優勢XD
感覺還不如像Buyble那樣直接強調代購。
想紅起來的話,多多去M01 po開箱文吧XDDD,小心不要踩到商業廣告地雷被砍文就好...
12. 7onn http://7onn.com/
感覺可以跟GoodLife合併XD,這個方向在台灣會很有流量。
但是一樣沒有什麼優勢,使用者要買東西很有可能會老是忘記這個網站,
直接去購物網站搜尋就好了......
13. 行動得來速 http://www.jashami.com/
很不錯的服務,不過可能會很難找合作對象,
這是關鍵,因為很多連鎖店可能希望自己弄一個app也不要給
就算有了合作對象,資訊的即時更新也很重要,要讓店家能快速更新菜單等等即時資訊。
做得好的話獲利能力也會不錯。
14. 比樂生活 http://belovedschool.com/
感覺可以直接讓愛情公寓整隊帶走XD,算是補足了愛情公寓不足的部份吧。
(結果反而愛情公寓的獎反而沒有頒給他們XD)
算是Online to Offline,一樣是以網路外的行為為重點的網站。
不過類似的網站最後好像很容易變成約砲用(汗)。
15. findangels http://findangels.co/
最後應該還是靠人脈來經營,而且反而很難獲利,
VC那邊不太會想付錢看有什麼新創公司能讓他們再付更多錢,
新創公司這邊又沒什麼錢可以拿出來打廣告XD。
而且資訊的公開化很重要,所以相同效果來說,
TechCrunch形式的網站反而比較有效,(所以已經有TechOrange跟Inside了? XD)
說真的比較想看到
下午1:46
產業觀察
,
創業
,
entrepreneurship
成功或失敗...
最近家裡女王大人準備考試準備得心煩意亂,
有時候寫完考古題,她會問我"錯很多耶,怎麼辦?",
我都會回答她"寫考古題不是就是為了知道自己什麼題目不會嗎?" XD
剛好今天Jamie的文章(這篇會刊在2011 年 7 月號的《30 雜誌》上面)
在講創業不要怕失敗,仔細一想,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? XD
不過下面留言就有趣了,有人提到Rework這本書裡說︰
"從成功中學習",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。
究竟哪個說法才是對的?
我思考之後得到的答案是,兩者都是對的(所以Rework說不要從錯誤學習是錯的XD),
因為重點根本不是成功或失敗,而是學習!!
台灣人的上半輩子都在考試,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成績好嗎?
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檢查學習的成果,而不是為了成績好,
所以不斷學習的人,根本不用在乎成績,也能獲得好成績。
所以考試考得再差都不需要擔心,
如果考完了或者寫完題目,不知道為什麼對或為什麼錯,那才需要擔心。
同樣的,就算是創業也好,單純寫個app也好,
執行一個案子就像考一次試一樣,
結束之後記得檢討自己,什麼做對了、什麼做錯了,
能夠從中獲得經驗才是最重要的。
因為也許你對了只是運氣好,錯了只是粗心,
成功或失敗跟是否學習到經驗毫無關係。
那我們應該怎麼做?
簡單的比喻,要考試考好要怎麼做? 不就是多唸書+多寫題目?
所以,以寫app來說,就是不斷在網路上或書上找資料,
研究程式怎麼寫、怎麼設計、需求是什麼,
然後一定一定要實際寫出一個程式,實際放到網路上,看看所有人的反應再做檢討。
以創業來說,就是不斷的研究與設計新的產品或功能甚至商業模式,
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進到市場試水溫,再以最快的速度調整你的產品設計,
思考到這裡,突然覺得這個結論很耳熟?
哇,這不就是Jamie整天在提倡的lean-startup嗎? XD
有時候寫完考古題,她會問我"錯很多耶,怎麼辦?",
我都會回答她"寫考古題不是就是為了知道自己什麼題目不會嗎?" XD
剛好今天Jamie的文章(這篇會刊在2011 年 7 月號的《30 雜誌》上面)
在講創業不要怕失敗,仔細一想,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? XD
不過下面留言就有趣了,有人提到Rework這本書裡說︰
"從成功中學習",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。
究竟哪個說法才是對的?
我思考之後得到的答案是,兩者都是對的(所以Rework說不要從錯誤學習是錯的XD),
因為重點根本不是成功或失敗,而是學習!!
台灣人的上半輩子都在考試,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成績好嗎?
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檢查學習的成果,而不是為了成績好,
所以不斷學習的人,根本不用在乎成績,也能獲得好成績。
所以考試考得再差都不需要擔心,
如果考完了或者寫完題目,不知道為什麼對或為什麼錯,那才需要擔心。
同樣的,就算是創業也好,單純寫個app也好,
執行一個案子就像考一次試一樣,
結束之後記得檢討自己,什麼做對了、什麼做錯了,
能夠從中獲得經驗才是最重要的。
因為也許你對了只是運氣好,錯了只是粗心,
成功或失敗跟是否學習到經驗毫無關係。
那我們應該怎麼做?
簡單的比喻,要考試考好要怎麼做? 不就是多唸書+多寫題目?
所以,以寫app來說,就是不斷在網路上或書上找資料,
研究程式怎麼寫、怎麼設計、需求是什麼,
然後一定一定要實際寫出一個程式,實際放到網路上,看看所有人的反應再做檢討。
以創業來說,就是不斷的研究與設計新的產品或功能甚至商業模式,
然後用最快的速度進到市場試水溫,再以最快的速度調整你的產品設計,
思考到這裡,突然覺得這個結論很耳熟?
哇,這不就是Jamie整天在提倡的lean-startup嗎? XD
晚上10:58
創業
,
閒聊
,
digressions
,
entrepreneurship
訂閱:
文章
(
Atom
)